查看原文
其他

舌尖上的朋友圈 | 中青报道

中大青年 中大青年 2022-06-11

中青记者:谭雨涛、赖烨、张冰滢、彭海益

责任编辑:彭海益


如今,诸多食品都已经被放到工业化流水线上批量复制或是乘着外卖小哥的电瓶车到达千家万户。而重视家庭观念的我们,依然在厨房里传承着“民以食为天”的故事。尤其近段时间,漫漫无期的宅家生活已经成为了广大学子意想不到的标配。人们的出行受限,连支持外卖的商家都寥寥无几,放假前百般兴奋的灵魂早已“生无可恋”——对于许多当代年轻人来说,没有奶茶便是一条“咸鱼”。

朋友圈大型回忆录——我和我的奶茶

在这个长到前所未有的寒假里,不少生活质量“起起落落落落落落”的中大学子选择将学习之外的精力投入美食的研究与创造中来慰藉自己空虚的胃,随之而来的就是“朋友圈厨艺联赛”。从煎炒炖焗的家常菜,到烤蒸冻炸的糕点,大家的厨艺表现可谓“学贯中西”,无所不精。作为一名新晋的云美食鉴赏家,小青决定扒一扒朋友圈层出不穷的“厨神”们,看看他们有什么“舌尖上的故事”。

朋友圈厨艺联赛





第一位选手:周同学



奥利奥慕斯蛋糕 By 周同学

这是周同学最喜欢的美食


周同学一般从小红书上关注的美食博主那里习得菜谱。博主们往往把原材料和比例写得很清楚,并配上制作过程的视频,方便网友们上手操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严格按照步骤做就一定能成功。比如做黑糖珍珠的时候,周同学反复尝试却依然在同一个节点告负,一旦加入木薯粉搅拌,整个半成品就变成了一坨不可名状的物质。

图源:周同学


下厨的过程中,周同学发现,一些自己喜欢的、在商店出售的甜品(如芋圆奶茶,慕斯蛋糕,仙豆糕,豆乳盒子等),其实动手做起来都不难。只要能买到原料并愿意花点时间,在家就完全可以搞定它们,而且味道不逊色于市面上卖的。更何况家里人都很支持她下厨“捣鼓”,特别是弟弟,每次都吃得最多并且不吝赞美;爸爸一般会把她做的甜品当成工作日的早餐;妈妈则更开心,因为这样省去了一部分需要她做饭的时间。




第二位选手:戴同学



广式焖牛腩 By 戴同学

献给所有爱大块吃肉的同学


戴同学平时没什么下厨机会,基本是帮妈妈打杂,或者饭后洗洗碗。这次因为一直窝在家里,实在闲不住,正好家里人又想换换口味,他便索性展示一下厨艺。之所以选择这道菜,单纯是因为“喜欢吃肉”。

这道菜的菜谱是戴同学在B站上偶然看到的。在学校吃饭时,他总喜欢看美食类视频,因为“看别人做菜真的很胃口大开”。谈到下厨的感受,戴同学表示,自己平时还是应该多尝试做做菜,虽然感觉视频里别人做起来很容易,但是自己做的时候还是很不一样。




第三位选手:曾同学



电饭煲蛋糕 By 曾同学

那个号称“零失败”的蛋糕,它的神话被打破了


曾同学平时很少下厨,一般只会炒蛋、炸蟹柳、炸草莓饼,厨艺水平自认不高。这个假期曾同学刷抖音时看到一个据说是“零失败”的电饭煲蛋糕,放假在家里无聊,秉着做着好玩的心态,决定制作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小蛋糕。

由于没有专门用来打蛋清的机器,曾同学手动打了好久的蛋清,最后做出来的蛋糕却不好吃。她反思应该是蛋清下太多了,面粉放太少而又没有加黄油,最后这个很腥的蛋糕遭到曾同学以及她家里人一致嫌弃。尝着自己做的难吃蛋糕,曾同学揉着辛苦操劳了一下午而变得酸痛的手臂,心想:我的手艺果然在这方面从来不会令人失望。




第四位选手:赖同学



土豆烧鸡煲 By 赖同学

萌新都是依需取材,大佬才是依材定需


做菜已是赖同学多年的爱好,逐渐精进的烹饪技术也促使他成为了一位在朋友圈小有名气的“美食家”。从最初只是因为需要在父母不在家时自己动手解决“口腹之欲”,到后来逐渐发现烹饪的乐趣,到现在烹饪已经成为赖同学生活的重要部分。

疫情的突然来袭,使得食材不再那么丰富,烹饪也从依需取材变为了依材定需。看着冰箱中冰冻的鸡肉和食材架子上放置许久的土豆,赖同学灵光一闪,决定为家人做一道土豆烧鸡煲。赖同学说,从前在路边摊吃过的炸土豆,那令人难忘的焦酥外皮和细腻口感,是这道菜最初的灵感来源。




第五位选手:王同学



香煎鱼排 By 王同学
ps:单身慎入,可直接滑到页面底部,点击“在看”

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王同学交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本来寒假结束王同学便能与朝思暮想的男友相见,不料开学时间延迟。思君不见的王同学,想出了用独特的方式——烹饪,表达对男友的思念。

王同学是位将许多菜的菜谱熟稔于心的精致美食家。闯荡“看得见尝不着”的朋友圈料理界多年,王同学深知颜值高不高,是一道菜能否俘获众多眼球的关键。她特意在网上搜索了摆盘的相关知识,胡萝卜雕刻,技术含量太高足以劝退;紫罗兰花饰,疫情之下难以弄到这样的材料,别的方案也因为家中可用的食材太少而一一被否决。王同学在冰箱里寻觅许久,被菜心上盛开的小花吸引了目光。掐下中菜心最嫩的这一段,点缀在鱼排上,这道香煎鱼排便是王同学做给男朋友的菜。疫情之下,无法相见,王同学便以“香煎”寓“相见”,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男友,寄以情思。


这便是舌尖上的朋友圈。在特殊时期不得不居家隔离,失去奶茶自由的郁闷化作动力全部投入到厨房。无论“厨神”还是“食材终结者”,都在竭力追求自制美食带来的给灵魂的慰藉。这种慰藉,给友人、给家人、给恋人、也是给自己。难怪有句话说“美食是情感丰富人类的最大公约数”。


本文系中山大学中大青年传媒原创作品

版权归中大青年微信公众号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听,“国民食品”泡面的故事 | 青晚报


会员“特权”:超前点播 or 付费广告?| 中青报道



今日小编:温颖彤、罗满琛
图源:百度、受访者供图
初审:郑梦婕、万永昊
审核:刘洁予
审核发布:马明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